媒体报道

联系我们

电话:0716-4172187

国标代码:14555

湖北省招生代码:C610

人民日报报道我校董事长许小兰,点赞创新职业教育,传承非遗技艺

来源:未知  作者:主编  时间: 2022-10-22   

7月8日,人民日报刊发:《创新职业教育,传承非遗技艺:许小兰实现实现从下岗教师到金牌校长的涅槃》,报道我校董事长许小兰创新职业模式,传承非遗技艺。

1657533408200834.png

1657537076527942.jpg
■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创校人、董事长、院长许小兰

今年55岁的许小兰,已在职业教育领域耕耘34个年头。延续楚国先民“不服周”的血性,她带着自己的创业团队一路披荆斩棘,实现了从下岗教师到金牌校长的涅槃,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中职学校发展为国家级中职改革示范校,并升格举办艺术工程类高职院校,聚焦非遗手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在同质化竞争激烈的职业教育红海里开辟出一条崭新的道路。

牵手职业教育,从此缘定终生

下岗的日子充满广为人知的艰难。为了维持生计,许小兰卖过年画,摆过地摊,做过招生,其间也接触了大量的孩子与家长。1998年,在朋友的引荐下,许小兰来到湖北省轻工业技工学校荆沙分校担任招生办主任。

“秦博是她妈妈亲自交到我手中的,说这孩子太不听话了,没人会像我一样对她这么负责。”在相处中,许小兰发现这孩子以前作息不规律,再加上不爱吃饭,久而久之落下了胃病。秦博在学校读了两年书,许小兰为她煮了两年稀饭。两年无微不至的关怀不仅养好了秦博的胃,也融化了她那颗冰封已久的心,让她在爱的浇灌下迅速开朗、自信、成长起来。

秦博的蝶变让许小兰看到了职业教育的未来:这些十四五岁的孩子没有高中可读,如果不学个一技之长,就可能成为社会的弃儿;反过来说,如果让他们学有所长,他们就会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办一所专门为农村贫困孩子传授职业技能学校的想法暗暗在她心里生根发芽。

2002年,在湖北省人社厅和荆州市人社局的支持下,许小兰创办的荆州市创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正式挂牌成立。

“在学校成立之初,租赁校舍和购置150台电脑等设备没有花过一分钱的现钱,”许小兰感激地说。看中她的信誉,校舍的主人、相关的企业方心甘情愿地支持她职教济世,让许小兰先招收学生再按揭还清费用。

天灾人祸面前,许小兰能做的唯有听从内心、听从良知。“学校有退路,学生没有退路,对职业教育的探索更没有退路。”面对龙卷风带来的损失,她立即给合作厂家打电话,一小时不到便为学生换上200多套全新行李,一周不到完成学校设备的维修。虽然“非典”造成生源流失,但她不让任何一个员工失去岗位,哪怕学校收入锐减,也要保障教师工资正常发放。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许小兰及其创业团队的努力下,学校招生规模年年翻番,从第一年的400余人发展到而今拥有20000余名学生的职教集团。目前,学生职业技能鉴定考证中级工通过率平均为93.4%,高级工通过率平均为84.3%,就业率达100%。20年来,许小兰的职业学校不断向社会输送着各行行业的优秀人才,许小兰杰出弟子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眼看创业学校不断高歌猛进,多年的哲学素养却让许小兰有了新的思考:在职业教育同质化竞争愈发激烈的今天,应该如何另辟蹊径,实现职业教育的多极发展呢?

经过一番恳切的交流,许小兰与邹德香大师一拍即合,由此开启了开创职业教育与非遗传承相互贯通发展的新航程。2013年至2018年,许小兰筹资1.28亿元,建成了15800平方米的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传承院,设有楚式漆器髹饰、楚地斫琴、楚简制作、葫芦烙画、榫卯木雕等18个非遗活态传承工作坊,让非遗传承人带薪授课,以传统民间工艺为切入点,纳入全校学生素质教育课,形成了学校致力于发展湖北民间手工技艺教育的战略定位。

1657537141158779.jpg

为了把非遗事业发扬光大,2015年以来,湖北民间工艺技师学院、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国家传统工艺工作站先后获批成立。依托荆州及周边地区丰富的楚文化资源,许小兰探索出产教融合的“非遗+职业教育+科技+设计+产品制作+产业发展”的全产业链办学与发展模式,推动了非遗技艺的活态传承。探索推进“一村一匠”,精准助力乡村振兴;接续实施残疾人手工艺技艺培训,已惠及近300名残疾人。2019年5月,许小兰出席第六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

“师者仁心,惠及荆楚乡村,造福三万贫寒家庭。创业壮志,延续文化血脉,实现各方互惠共赢。”这是许小兰自撰的一副对联,也是她内心的写照。

采访结束时,许小兰深情地凝视着校园内一幢幢节节拔高的教学大楼,畅想着职业教育和非遗传承事业新的愿景......